2月10日晚,比亚迪在深圳坪山总部发布了21款智驾版车型,正当外界热议“智驾平权”和“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时,比亚迪在发布会场外悄然展示了一项更具突破性的技术——6分钟充满100度电池的超充技术。
在比亚迪总部,几个功率高达1000kW的超充桩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用户只需简单扫码即可充电,每度电费用仅为8分钱,超充桩设计简洁,整体呈方正造型,正面为灰色,侧面为黑色,充电线比预期更细,女性用户也能轻松操作。
目前市场上主流超充桩的最大功率在400kW至600kW之间,将电池电量从5%充至80%通常需要10到20分钟,虽然这一速度已经相当快,但与燃油车加油相比仍有差距,而比亚迪的1000kW超充桩,理论上仅需6分钟即可充满100度电池,补能速度几乎与加油相当,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问题。
这一技术的推出,无疑给其他电动车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蔚来的换电模式在速度上已无法与比亚迪的超充技术竞争,早在2024年11月,比亚迪的“天闪计划”就已在网络上曝光,计划在4S店率先建设1000kW超充桩,并逐步向公共区域扩展,与之配套的1000V甚至更高电压平台,或将首先应用于汉L车型。
比亚迪的超充站不仅具备充电功能,还能实现发电和储能,形成“光储充一体”的超充站模式,这一设计有效解决了电网压力问题,通过AI技术预测充电需求,动态分配电网负载,例如夜间优先储能,日间释放至超充桩,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同时,这一模式还能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大幅降低超充服务成本。
“天闪计划”还在热管理系统和节能技术方面进行了升级,包括电池快充技术、节能技术以及电机热利用等,显著改善了冬季能耗问题,结合“天神之眼”技术,比亚迪不仅在产品和智能化方面实现了升级,更重新定义了“电动化+智能化”生态。
随着比亚迪在超充和智驾领域的领先,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2024年表示,未来三年将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将在3到5年内从40%降至10%,其他自主品牌也面临巨大压力,若无法在智驾和快充领域迅速跟进,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即便是新势力中的头部品牌,如鸿蒙智行和小鹏,也需要在更高阶的智驾和超充技术上寻求突破,以建立差异化优势,2025年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分水岭,无法在超充、智驾或垂直整合领域与比亚迪竞争的品牌,将被迫退出主流市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格局,或将从“百花齐放”转向“一超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