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鸡蛋、炒鸡蛋、水煮蛋、鸡蛋羹……鸡蛋的烹饪方法多达几十种,最简单的带壳煮鸡蛋也能煮出不同花样,比如全熟蛋和溏心蛋。

西方许多厨艺大师和美食家曾认为“65度煮蛋法”能煮出最好的鸡蛋,即在65℃左右的水中将鸡蛋煮1小时左右。也有人认为67℃或69℃更理想,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称为“6X度煮蛋”。在这种条件下煮出的蛋黄和蛋白质地类似奶油。但后来人们发现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并非固定,变性过程与加热时间有关。

一些人觉得类似奶油的质地是煮鸡蛋的最佳状态,这是蛋白质刚开始变性但未完全凝固的阶段。要达到这种状态,蛋白和蛋黄需要不同温度,蛋白需要约85℃,蛋黄则需要65℃。

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探索在不破坏蛋壳的前提下对蛋黄和蛋白施加不同温度。他们的方法是将生鸡蛋交替放入热水(100℃)和冷水(约30℃)中,时间间隔约2分钟,直到蛋黄和蛋白都达到最佳效果。

煮熟后,科学家从色泽、柔软度、干湿度、熔度、甜度等角度对几种不同方式煮出的蛋白进行评分,并从黄度、密度、干湿度、黏性等角度对蛋黄评分。

最终,他们认为用这种“间歇煮蛋”方法煮出的鸡蛋,蛋白质地更接近半熟鸡蛋,而蛋黄则更像65度煮蛋法煮出的鸡蛋。

科学家还分析了不同方法煮出的鸡蛋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间歇煮蛋”的营养成分更具优势。

这些科学家认为他们开发的新方法煮出的鸡蛋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堪称完美。不过,花32分钟煮一个鸡蛋对我来说不太现实,我还是选择8分钟煮一个全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