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水煮蛋或茶叶蛋,中午嗦粉加卤蛋或煎蛋,晚上炒菜用鸡蛋,就连甜品也离不开鸡蛋。多数人天天吃鸡蛋,可能只是因为喜欢或习惯。那你是否想过,坚持每天吃鸡蛋,身体会有什么改变?
“过犹不及”没错,但用在鸡蛋上,“天天吃”真不算“过”。鸡蛋含有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以及钙、锌等矿物质。每天吃鸡蛋,不仅能获取这些营养,还可能对一些疾病和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发表在《Nutrients》上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每天吃1次鸡蛋,与降低痴呆症风险有关。该研究主要以老年人为对象,具体来看,和每个月吃1次鸡蛋的人相比,每周吃1次鸡蛋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下降56%,每天吃1次的人风险下降78%。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是因为鸡蛋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营养素,像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鸡蛋的高蛋白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肌肉减少问题,进而对痴呆症风险产生影响。
还有研究发现:每天吃鸡蛋,和骨密度增加也有关系!去年发表在《食物与功能》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较高的全蛋摄入量(每天100克,约2个)与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得分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鸡蛋能激活一种可增强骨骼力量的酶(碱性磷酸酶),从而对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产生明显影响。
“每天吃鸡蛋”的健康建议,早有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蛋类的推荐摄入量是每周300 - 350克,相当于每天1个鸡蛋,而且明确建议“不要扔掉蛋黄”。
吃鸡蛋的好处,不止降低痴呆风险和增加骨密度。2023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Nutrients》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周摄入不少于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2022年,北京大学团队开展的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对心血管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然,我们不提倡“通过单一食物来实现某种功效”的观点,但相关研究至少表明,鸡蛋是很不错的食物,每天吃没问题。就算不是每天都吃,有意识地吃一些,对身体也有好处。
关于鸡蛋,你可能还有一些疑问……
一天吃1个最好,毕竟膳食指南也这么推荐。要是各项指标都正常,偶尔多吃几个也无妨。但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者血脂异常问题,那就要控制胆固醇摄入,鸡蛋每天别超过1个(或者选择低胆固醇鸡蛋)。
其实营养差别不大。土鸡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等含量稍多一些,普通鸡蛋的脂肪、维生素A、硒等多一些。不过土鸡蛋确实有不同的风味,价格也更高。蛋壳颜色主要和鸡的品种、饲料营养有关,不会影响鸡蛋的营养。生鸡蛋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有食物中毒的风险,老人、小孩和孕妇要特别注意。如果喜欢溏心蛋的口感,最好买可生食的鸡蛋。
现在夏天温度高,鸡蛋在室温下容易变质,建议把鸡蛋放进冰箱,这样能储存一个多月。一周以内的鸡蛋,品质相对更好。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有营养的东西可能不好吃,好吃的东西可能热量高,热量低的东西可能营养不全面。而鸡蛋,是少有的又营养、又低卡、又好吃的食物。
就算是对营养要求很高的小孩爸妈,也会在孩子急着出门上学时说“把鸡蛋带上,顶饱”;就算是对热量要求很高的健身人群,也会把鸡蛋列入白名单,每天吃好几个;就算在对美味要求很高的餐饮行业,鸡蛋也能以煎蛋、卤蛋、炸蛋、番茄炒蛋、鸡蛋羹、玉子烧、班尼迪克蛋、蛋包饭、紫苏荷包蛋、虾仁滑蛋等无数种形态出现在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