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网页版,在 ChatWise、Cherry Studio 等客户端,或者通过编写代码都能使用 Grok 3 API 了。xAI 开发者平台还推出一项很实惠的活动,绑定信用卡并充值 5 美元后,账号之后每月就能获得 150 美元信用额度,可以尽情使用。
个人体验下来,Grok 3 确实厉害,在开启深度思考功能后,它的输出速度依然很快,在翻译、对速度有要求的工作中非常实用。
各种模型性能测试和评测数据显示,xAI 实力和 Meta LLAMA 相比优势明显。Grok 3 虽不用宣称要超越谁,但确实有能力与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的旗舰模型一较高下,至少从使用体验来说,Grok 3 具备处于 AI 第一梯队水平的能力。
xAI 首充活动主要是为了吸引早期开发者入驻使用 API(一旦错过可能不会再有)。活动要求不复杂,只要给账号充值 5 美元或以上,之后每月就能获得 150 美元信用额度,可用于抵扣 API 消费。
现在先花 5 美元,之后每月能有 150 美元的收益。面对这么大的优惠,肯定要抓住,不过唯一的阻碍是国外支付方式,可借助虚拟信用卡解决。
首先是准备支付建议使用如野卡、Ucards、DuPay 等推荐的虚拟信用卡充值,避免国内信用卡绑定可能产生的风控问题,虚拟卡的地址也解决了账单地址问题。
充值金额要至少 5 美元(提前充值到虚拟卡,可多充些避免手续费损耗)。
接着是注册 xAI 账号。访问 xAI 开发,点击 Sign Up 注册,使用 Twitter/X 账号可快捷登录,也能用邮箱注册新账号。可能需借助国外 IP 才能访问 xAI,后续也需使用美国 IP 支付以防风控。
之后添加账单地址。进入 xAI 开发者平台的 Payment 页面,点击 Edit 填写 Billing address,虚拟信用卡通常有账单地址提供。若没有,可在谷歌地图找美国真实地址填写,但成功率不如信用卡对应账单地址高,账单地址不可填写欧洲/欧盟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等),推荐填写美国免税州的地址。
再添加支付方式。添加完地址后,在 Payment Methods 中点击 Add method,会弹出添加信用卡窗口,输入虚拟信用卡的卡号、有效期、CVV 码就能完成。由于风控较严,部分卡段可能提示添加失败,可换一张卡头再试(不行就换一家虚拟卡商)。若多张不同卡头均失败,可能是节点有风险,可尝试更换干净的 IP 和上网环境。
然后充值 5 美元。进入 Credits 页面,点击 Purchase credits 按钮,输入 5 美元支付,支付完成后可能要等几分钟到账。
最后领取每月 150 美元额度。支付成功到账后,返回 Credits 页面,原本的“Insufficient Spending”变为 Share data,点击同意数据共享协议就全部完成。之后账号每月 150 美元额度会自动用于 API 调用消费。参与此计划意味着“同意将数据共享给 xAI 用于训练”,对数据敏感的朋友需要权衡一下。
推荐使用 ChatWise 或 Cherry Studio 等客户端来使用xAI。以跨平台的 ChatWise 客户端为例,首先要获取 API Key,进入 xAI 的开发者后台,点击 API Keys → Create an API key 创建密钥并记录,启动 ChatWise 后进入设置,在“提供商”一页的左边列表找到“xAI”,填入上述的 API 密钥,这样就能愉快地使用 Grok 3 的新 API 了。